- 李红;赵欣;
研究分析了紫甘薯天然染料溶液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颜色变化,将紫甘薯天然染料用于羊毛织物的染色,探讨了媒染剂和染色方法对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透气性、强力和抗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当pH值≤3时,紫甘薯天然染料溶液呈现深红色,随着pH值的增加,溶液由红色变成蓝色。以稀土为媒染剂,对羊毛织物进行后媒染色,可以得到较好的染色效果,染色后,织物透气性和强力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抗紫外线性能显著提高。
2010年10期 v.38;No.268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10 ] |[引用频次: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刘文晶;李英富;隋燕玲;崔永珠;
利用生物酶和超声波联用技术对五倍子染料进行染液提取,探讨了生物酶和超声波对五倍子天然染料提取率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实验对不同提取法的染液提取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pH值、纤维素酶用量对最终提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提取工艺相比,生物酶/超声波联用法能够提高五倍子天然染料的提取率,具有高效、节能、减排的特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70℃,时间60 min,pH值6,纤维素酶用量为0.06 g(五倍子4 g)。
2010年10期 v.38;No.268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502 ] |[引用频次: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胡雪敏;张海燕;
对适合羊毛角蛋白纤维染色的染料进行筛选,利用活性染料对羊毛角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讨论了汽巴克隆FN型活性染料和B型活性染料在羊毛角蛋白纤维上的上染率和固色率,并通过正交试验讨论了不同碱剂及不同盐类及二者不同用量对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了羊毛角蛋白纤维利用B型活性染料染色的最佳染色工艺。
2010年10期 v.38;No.268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17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罗燕;杨俊枝;
介绍了羊绒针织品的抗菌整理机理、方法及工艺,并进行抗菌性能检测。同时,对抗菌羊绒针织品与常规羊绒针织品的色牢度及起球等物理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通过抗菌整理后的羊绒针织品既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又不影响羊绒织物的色牢度及起球性能。
2010年10期 v.38;No.268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郭利;
在厌氧池和生化池中设置侧流式S型跑道,在厌氧池中增设厌氧搅拌器,通过厌氧搅拌器的运行使水体与污泥激烈碰撞,达到快速分离有机质的目的。在调节池和生化池中设高浓度生化曝气器,使生化池较好的氧化分解厌氧反应后的有机物质。砂滤池采用下进上出的工艺,向下排除悬浮污泥。羊毛染色废水采用高浓度生化曝气器处理,和传统的曝气方法相比,该技术节能45%,使羊毛染整高浓度废水CODCr≤50 mg/L、色度≤20倍、悬浮固体SS≤20 mg/L和pH值6~8,达到了中水回用的要求,节约用水达到70%,经改造后的工艺及设备可节省单位成本约1.79元/t水,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2010年10期 v.38;No.268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正>目前关于颜色管理发展已经有了新的进展,比如由英国著名标准光源灯箱制造商Verivide与英国学术界共同研发而成的DigiEye数慧眼图像颜色处理系统,在面世短短数年间已行销超过20个国家,用户也超过一百多家。利用DigiEye,可解决以下问题:①数码样品(Digital Sample);
2010年10期 v.38;No.268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正>俄罗斯政府的第110号决定,对8个大项纺织机械(包括整机及其备件)的进口,免征进口附加值税。具体品种如下:①自动抓包机,自动给棉开松机,自动加乳机;②气流纺纱机,纺纱杯纺纱机,自捻纺纱机;③环锭捻线机;④自动络纱机;⑤分批整经机,浆纱机,穿经机,打结机;⑥18和20针双针筒圆形针织机;⑦针筒直径大于165 mm的圆形针织袜机;⑧针织横机,花边织机,花网织机,自动绣花机,自动绗缝机。
2010年10期 v.38;No.268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正>随着欧盟各国环保法规的出台,中国纺织品出口的贸易壁垒"越垒越高"。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国内纺织品生态认证逐渐受到了各大纺织品企业的青睐。
2010年10期 v.38;No.268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正>日前,国家科技部在京召开了汉麻特种生物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座谈会。据科技部技术创新工程协调领导小组负责人介绍,科技部将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具体表现为:一是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后补助等方式支持联盟发展;二是开展试点的联盟,可作为项目组织单位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三是鼓励联盟向国家科技计划专家咨询库推荐评审专家;
2010年10期 v.38;No.268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正>各毛纺织、毛针织企业及相关单位:连续29届的"唯尔佳"优秀新产品的评选推出了众多优秀的毛纺新产品,引领了国内毛纺产品的流行趋势,获得了广大毛纺织、毛针织企业的认可及好评。为加快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我国毛纺织、毛针织企业产品创
2010年10期 v.38;No.268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正>专利名称:蒸呢机张力控制装置申请号:200620101322.6公开号:2926279申请人:浙江富润纺织有限公司一种蒸呢机张力控制装置,由张力轮、上下卡虎和气缸所组成,上下卡虎安装在张力轮上,一端由定位销轴固定在设备的墙板上,另一端用连接销轴连接气缸,上下卡虎内圆装有刹车带。该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安装简单、张力调节方便、加工产品质量稳定的蒸呢机张力控制装置。
2010年10期 v.38;No.268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正>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纺织部分)为进一步推动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组织编写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日前发布并施行。
2010年10期 v.38;No.268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梁慧莲;吕亚军;张守明;
为适应市场需求,在现有纺纱基础上,从原料选配(采用内蒙古优质山羊绒)、设备配置(采用毛纺设备和棉纺设备相结合的形式)、工艺设计等几个方面对纺制10 tex(100支)高支精纺羊绒纱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在纺纱过程中,为减少纤维的损伤,以"低速度、小牵伸、小隔距"的工艺设计为前提,同时对梳理机的盖板进行了改造,采取"隔一包一"的包覆方式,及工艺中2次追加油水并闷放48 h,以增加纤维的抱合力,提高可纺性,从而达到设计要求,使得终端产品品位高档、个性十足。
2010年10期 v.38;No.268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29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肖桂真;韩玉洁;刘建中;
测试分析了藏獒绒纤维的理化性能,从纤维的长度、细度、卷曲度以及强伸度等方面分析其可纺性,并通过棉纺设备半精纺工艺进行藏獒绒纺纱实验,进一步探索藏獒绒的纺纱性能。藏獒绒与羊毛有着许多相似特性,可作为纺织新原料开发新产品,又因纤维本身具有自然颜色和光泽,其产品可以不经过化学染色等后处理工艺,有降低能耗减少化学污染的作用,对构建绿色产业有现实意义,同时藏獒绒纤维的开发利用也为藏獒养殖找到新的价值增长点。
2010年10期 v.38;No.268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武晓芳;刘德龙;郝振兴;刘建中;
对我国东北地区采集的狐狸绒纤维进行了基本性能测试,分析探讨了此种天然特种动物纤维的纺纱及产品开发的可行性。采用棉纺设备,应用半精纺加工工艺进行了狐狸绒低特纱的试纺。试验过程中,解决了因狐狸绒纤维抱合力小,纺纱静电大等带来的技术问题,结合合理的纺纱工艺参数,纺制出色泽自然、性能优良的纯纺纱线。试验结果表明,狐狸绒纤维具有较优越的可纺性能,体现了特种动物纤维特有的优质性能,其产品可凭其优良的品质进入纺织行业的高端市场。
2010年10期 v.38;No.268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宿淑玲;陈雪茹;
研究分析了41.7 tex粗纺纱与33.3 tex精纺纱的原料成本和纺纱制成率,通过比较得知41.7 tex粗纺纱的成本远低于33.3 tex精纺纱的成本。探讨了数码印花技术在羊绒轻薄围巾上的应用。阐述了用41.7 tex粗纺纱开发生产的羊绒围巾,通过粗纺精做的加工方法,即利用数码印花技术印上经典花型,再经过缩绒﹑柔软﹑蒸呢等工序加工整理,生产的粗纺围巾风格与33.3 tex精纺围巾风格相似。该产品柔软、滑爽、平整、美观,得到市场的认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2010年10期 v.38;No.268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12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江海凤;
介绍了精纺双层大衣呢的风格特点、生产工艺及技术控制措施。根据精纺双层大衣呢对外观和手感要求的特殊性,从纺纱、织造到后整理都优化了工艺参数。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对精纺双层大衣呢的产品设计参数选择、生产工艺的确定,以及关键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等进行了多次工艺试验和质量攻关,最终确定了适合双层大衣呢生产的设计参数和工艺参数,解决了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提高了产品制成率。
2010年10期 v.38;No.268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陈敏;曹秀明;
通过对传统环锭纺细纱机进行改造,加装长丝和氨纶喂入装置而获得的一种弹力纱专利纺纱技术——羊毛、长丝和氨纶三合一纺纱技术,利用该技术将羊毛、长丝和氨纶弹力丝一次性加工成弹力纱。重点介绍了该技术纺制羊毛弹力纱的成纱原理、工艺流程、生产注意事项以及3种规格纱线的物理指标,探讨了利用该技术所纺纱线开发羊毛弹力织物的整理工艺和成品特点。
2010年10期 v.38;No.268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张金莲;易洪雷;薛元;牟水法;
使用科视达KH1300三维视频显微系统,观察了土种毛CASHWOOL纤维的形态结构特征。结果发现:与同样细度的澳毛相比,其鳞片密度小于澳毛鳞片密度的30%以上,鳞片高度低于澳毛鳞片高度的10%,鳞片厚度薄于澳毛鳞片厚度的8%。测试了CASHWOOL纤维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了生产粗纺呢绒的原料选配方案,并对土种毛CASHWOOL粗纺呢绒面料进行了技术测试。研究表明:经过对CASHWOOL纤维结构配伍的优化,扩大了粗纺呢绒原料的选用范围,可生产不同规格、不同风格的粗纺呢绒,并大大降低了毛纺企业的生产成本。
2010年10期 v.38;No.268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张晓艳;赵宏;
在常温下,先将精纺毛织物在加丝毛洗涤剂和柔软剂的水中浸泡30 min,取出后使用搓板进行手洗,再经过清水漂洗、平铺晾干,在标准的测试温湿度条件下放置24 h,然后通过刷磨不同的次数测试它的起球状况。实验得到:织物水洗后表面毛羽增加,但水洗织物表面无起球现象;随着搓洗次数的增加,起球严重,但搓洗增加到一定次数后,织物起球变化较小;水洗对各织物的起球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纯毛织物水洗后起球数比毛涤织物起球数多。
2010年10期 v.38;No.268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33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冯建永;段亚峰;
利用涤粘进行仿毛织物的设计及产品开发,经纬纱为涤/粘短纤维,其混纺比为涤/粘胶/氨纶为68/30.5/1.5,经纬纱线密度均为320.46 dtex,经纱单纱及股线捻向分别为Z、S捻,捻度分别为500,550捻/m。纬纱单纱及股线捻向分别为Z、S捻,捻度分别为400、600捻/m。织物组织2/2↗,面密度220 g/m2。同时根据化纤仿毛织物的染整工艺进行染整,研究坯布、成品织物以及经过预缩、预定形、碱减量、染色之后织物的风格变化,及染整工序对涤/粘仿毛织物风格的影响。
2010年10期 v.38;No.268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5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崔燕;
筒纱染色以高效率低消耗占优势,已在纱线染色中占有一定比例,但实践中发现有时出现毛羽较厉害的纱,直接影响了纱线的质量,并会造成许多浪费。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发现毛羽在络筒和染色工序都会出现,经过对络筒工艺、染色工艺分析优化,并提高对络筒环境、络筒设备的要求,提出在生产细节上提高认识,加强管理,进行整改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毛羽现象减少了,并且提高了制成率,降低了消耗,实现了在生产管理细节上的节能降耗。
2010年10期 v.38;No.268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刘俊英;郭利;
竹/毛/棉针织物冷轧堆染色色差与染料、坯布、半成品质量稳定性、工艺操作、堆置时间长短及机械结构有关;色点与染料和碱剂溶解不好,设备清洗不干净有关;布边色差与布面温、湿度,染料水解,打卷两端布边不平整有关;渍疵病是有碱斑,布面滴有水滴,打卷堆置膜包扎不严,冷凝水渗入布卷造成渍疵;手感较硬是由前处理不好和染色使用硅酸钠造成的;染色牢度差与皂煮有关;缝头印与卷绕张力、织物的品种、缝头情况有关。解决措施:冷轧堆染色选用耐碱性强、直接性一致和配伍性一致的活性染料,染槽容积应小于50 L,染液温度为25~30℃,染坯缝头平整,打卷两端布边平整,打卷后卷上包布,然后包塑料薄膜,并将薄膜两头轧紧在辊上。
2010年10期 v.38;No.268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