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mfkj_org

访问量:506324

专题研究

  • 毛涤混纺织物的抗静电性能与吸沾灰现象的探讨

    肖红;曹秀明;杨海军;施楣梧;

    对比分析了国产和进口碳黑复合型导电纤维及抗静电剂的代表性品种、不同用量条件下的织物抗静电性能,从技术和经济2个角度优选了织物抗静电性能的最佳点,表明国产三点式碳黑复合型导电纤维及国产抗静电剂水平均已和进口同类型产品性能相当,且在导电纤维添加量为1%、抗静电剂用量20~30 g/L的条件下,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已达最佳水平,过量添加反而会导致静电压半衰期增长。南北方实验室的测试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源于在标准许可范围内实验室湿度控制的差异及人为操作导致,应进一步规范测试条件。不同抗静电效果织物的吸烟灰、拖过草坪的吸附实验表明,添加导电纤维的毛涤混纺织物并不主动吸附烟灰等微粒,但存在由于表面光洁度不够、微粒直接接触后发生机械嵌合导致出现吸沾灰现象。

    2010年03期 v.38;No.26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253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53 ]

染整技术

  • 芬顿试剂法对羊毛织物防毡缩及染色性能的影响

    任森芳;刘文晶;崔永珠;杨可盈;

    采用芬顿试剂法对羊毛纤维鳞片进行氧化处理,与单用双氧水预处理、蛋白酶处理等常规氧化法进行比较,探讨了芬顿试剂法对羊毛织物防毡缩及染色性能的影响。此外,还讨论了C12H25NaO4S、Fe2+、生物酶及螯合剂EDTA对织物色差ΔE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被处理羊毛鳞片表层状态,测试了羊毛织物毡缩率、色差、断裂强力。结果表明,芬顿试剂法与常规氧化法相比,对羊毛鳞片具有较强的氧化作用,对羊毛织物防毡缩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织物上染率,织物断裂强力损失率为8.4%,不会影响其服用性能。

    2010年03期 v.38;No.261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89 ]
  • 茶多酚对羊毛媒染性能的影响

    杨诚;唐人成;

    研究了茶多酚(TP)在羊毛织物上的媒染性能,用后媒法使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与茶多酚络合,分别探讨了pH值、温度和时间对茶多酚吸尽率及染色深度的影响;用预媒、同浴和后媒3种方式探讨了茶多酚及金属离子浓度对茶多酚吸尽率及染色深度的影响,并对染后织物进行了牢度测试。结果表明:羊毛织物经硫酸亚铁和硫酸铜媒染分别呈紫灰色和黄棕色,在茶多酚TP-98用量5%(owf)、pH值4.1、90℃时浸渍60 min后进行媒染处理,可达到中色,并具有良好的色牢度。耐洗、耐摩擦和耐光牢度均在3级以上,沾色牢度可达到5级;铜离子络合的耐洗变色和耐光牢度均好于亚铁离子。

    2010年03期 v.38;No.261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36 ] |[引用频次: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08 ]
  • 马铃薯酪氨酸酶对羊毛的抗菌整理

    鲁卫斌;王树根;

    为了研究生物法对羊毛的改性,文章运用简易方法从马铃薯中提取酪氨酸酶,并以酪氨酸为底物,测试了自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并用它来处理羊毛,以接枝乳铁蛋白,然后利用电镜、红外光谱检测羊毛,并对羊毛进行抗菌整理研究。结果表明,自制的马铃薯酪氨酸酶具有一定活力,通过电镜和红外光谱证明了乳铁蛋白被成功接枝,并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76.32%。

    2010年03期 v.38;No.261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70 ]
  • 山羊绒环保型后整理助剂及应用

    雷志涛;吴水清;沈丽丽;

    研究了山羊绒针织品氯化剥鳞工艺与采用不同种类的洗涤剂蓬松洗涤工艺后手感风格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羊绒针织品采用DC剥鳞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碱性条件下洗涤,都会对羊绒纤维造成损伤,使得织物表面变薄,绒面露底。普通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洗涤山羊绒针织品,存在沾色引起色变,在烘干时因湿热空气的氧化造成黄变,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主多种组分复配的环保型洗涤剂与鳞片软化剂配合使用,洗涤后织物蓬松、细腻、不黄变,色光鲜艳,为山羊绒针织物高档整理提供了一条新的加工途径。

    2010年03期 v.38;No.261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53 ]
  • 高温水和蒸汽处理对山羊绒性能的影响

    李旭明;管莹莹;

    山羊绒纤维分别经过了高温蒸汽蒸纤和高温煮纤处理。对处理前后的纤维进行强伸性能的测试和通过目测方法评价了纤维泛黄程度。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山羊绒纤维的强伸性能被破坏。与高温蒸纤相比,高温煮纤加速了对纤维的破坏。此外,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羊绒纤维开始泛黄。

    2010年03期 v.38;No.261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36 ]
  • 腈纶直接染料染色工艺研究

    张正宇;郑春玲;季媛;

    在腈纶纤维传统的染色工艺中,阳离子染料一直作为腈纶的专有染料,然而它的匀染性不高,以及成本高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文章研究了以直接染料为原料,讨论了浴比、pH值、氯化钠质量浓度、染料用量以及固色剂对腈纶染色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腈纶经直接染料染色后再进行固色,其表观色深和耐水洗牢度有较大的提高。

    2010年03期 v.38;No.261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88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38 ]

纺纱

  • 棉毛混纺针织纱的生产实践

    杨柳;吴军平;

    介绍了85/15棉毛混纺针织纱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的选择。针对羊毛卷曲多,易损伤的特性,生产前对羊毛进行了加湿给油处理,使其回潮率控制在20%左右,以达到减少羊毛损伤和顺利成条的目的。为了保证棉毛混合均匀,避免在后道工序中出现染色不匀的现象,工艺上选用棉毛条与棉条并和的方式,即先用一定量的棉纤维和毛纤维混合,制成棉毛条,然后与纯棉条并条。在纺纱过程中,针对羊毛卷曲多、静电大等特点,采用了相应的工艺技术措施,保证成纱质量。

    2010年03期 v.38;No.261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01 ]
  • 复精梳对毛精纺生产的影响

    逄兰芹;

    文章提出了生产质量管理中精梳机的调整建议,以便合理利用复精梳工序,使原料的潜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进一步提高毛精纺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实践表明:通过消除疵点产生的根源和正确地进行复精梳来减少疵点数,是提高精梳毛纺纱线与织物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于重视提高生产效率、成本意识和质量意识的毛精纺企业来说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2010年03期 v.38;No.261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96 ]

机织

  • 高档半精纺休闲衬衣面料的开发

    赵会堂;张政倩;

    介绍了半精纺毛棉丝混纺衬衣面料的开发过程及其纺纱工艺、织造规格设计以及整理工艺要点。该产品充分利用了半精纺技术和半精纺原料使用多样性的特点,将羊毛、棉和绢丝3种性能优良的天然纤维进行混纺织造。着重探讨了毛、棉和绢丝混纺休闲衬衣面料的整理新工艺:介绍了气流洗特点及使用气流洗工艺改善半精纺衬衣面料手感的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详细介绍了运用新型低温潮交联整理技术提高半精纺衬衣织物抗皱性能的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

    2010年03期 v.38;No.261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07 ]

针织

  • 手动横机同针床挑孔组织的常用编织方法

    李华;张伍连;

    叙述了手动同针床横机挑孔组织的主要特点,即存在着与花型密切相关的不同的工艺因素,主要包括:线圈转移的方向、次数、个数、针距数,线圈重叠的方式与放孔眼的针数等,同时对应地给出了其主要编织操作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总结了手动横机同针床挑孔组织的基本结构单元,以及各个基本结构单元在同一编织横列上的组合方式,尤其强调了线圈的重叠方式及与之对应的具体操作方法,最后说明了不同横列之间的组合方式,以及整个衣片的编织。

    2010年03期 v.38;No.261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87 ]
  • 针织毛衫创新解构设计探讨

    李熠;

    起源于法国的解构主义作为一种独特的创意形式被广泛运用于服装设计,针织毛衫作为服装的一大类,在具备实用性、功能性的同时,其时装化、多元化日渐趋势明显。文章探讨针织毛衫的创新性解构设计,在分析解构一词概念基础上,分析针织毛衫解构内涵,重点探讨解构设计手法在针织毛衫方面应用的传统意义、结构廓型、材质及工艺中的应用,以此进一步拓宽针织毛衫解构设计的思路、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旨在为时尚针织毛衫的解构性设计提供新的方法论,也为不同风格特征毛衫相结合形成独特艺术性提供崭新的思路。

    2010年03期 v.38;No.261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7K]
    [下载次数:513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88 ]

性能与测试

  • 薄型精纺毛织物刚柔性与织物结构参数的关系

    姜为青;

    以14种精纺薄型毛织物为例,采用斜面悬臂法测定织物的经向和纬向抗弯长度,根据试验数据分析原料和织物组织对织物刚柔性的影响,并运用Origin7.0分析纱线的捻度、线密度,织物的厚度、经密和纬密与织物刚柔性的关系。分析得出:织物刚柔性与构成织物原料的性能、纱线的结构和织物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原料的初始模量越小,织物的柔软度越好;纱线的捻度越大,织物的柔软度越差,纱线的线密度越大,织物呈现刚性;平纹组织的刚性大于斜纹组织,织物越厚,织物越呈现刚性,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织物经、纬密增加时,织物的抗弯长度增大,织物越呈现刚性。

    2010年03期 v.38;No.261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17 ]
  • 毛涤织物定形温度与黏衬后缩率的关联性

    武英敏;

    成衣的规格尺寸直接影响到成衣规格的准确性和外观质量,文章以毛涤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将织物小样分别在4个温度下(180、190、200、210℃)热定形后再黏衬,根据黏衬后织物缩率的大小,分析温度与黏衬后织物缩率的相互关系,找出相应热定形温度对织物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比较各温度下热定形效果的优劣,最终确定毛涤织物的最佳热定形温度。结果表明,200℃是此织物的最佳热定形温度。

    2010年03期 v.38;No.261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03 ]

计算机应用

  • 纺织厂生产信息监控系统的设计

    邵景峰;李永刚;任克俭;党金房;李敏;秦兰双;

    为了促进纺织厂信息化的发展,解决生产信息在局域网(LAN)内无法集成和共用的现状,对车间现有计算机监控系统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利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对系统的结构模型进行了设计,对系统设计过程中的技术难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企业既定监控指标,利用专家法和模糊控制理论构建了系统决策评议模型。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与传统系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实现了整个企业的全面管理和生产信息的集成,以及生产数据的共用和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2010年03期 v.38;No.261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96 ]

文摘精粹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