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裕卫;黄晁康;彭晓宏;
为了评估水凝胶黏合剂作为伤口敷料的可行性,基于伤口收缩理论,制备了一种具有机械活性的仿生水凝胶黏合剂(HA)。首先,利用偶联法制备壳聚糖-g-儿茶酚(CCS),采用核磁共振氢谱仪对CCS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仪计算儿茶酚基团的接枝率,并结合3种自由基清除测试分析CCS的抗氧化能力;其次用去离子水溶解CCS获得桥接聚合物溶液,基于以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和海藻酸钙(Alg)为主要网络的抗菌活性温敏性交联互穿水凝胶(PAGel-H水凝胶),采用涂布法制得水凝胶黏合剂,并探讨不同条件下黏合剂的皮肤组织黏合性能;最后,表征水凝胶黏合剂的体外抗菌性能、体外伤口收缩性能、体内创面愈合性能和细胞毒性。
2023年09期 v.51;No.423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杜琳琳;吴改红;刘淑强;张曼;靖逸凡;张爱琴;李慧敏;李甫;贾潞;张钰晶;李静静;张菂;刘霞;杨智超;
为了开发具有优异阻燃隔热性能的防护面料,以玄武岩纱线和聚酰亚胺纱线为原料,设计并织造4种不同间隔跨距的三维间隔机织物,探究间隔跨距对三维间隔机织物力学性能、阻燃隔热性能、热防护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间隔跨距增大,织物的力学性能逐渐增大,当间隔跨距为17根纬纱时,顶破强力最大;三维间隔机织物的隔热性能以及热防护性能随着间隔跨距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间隔跨距为17根纬纱时,热阻值以及织物热防护性能(TPP值)达到最大,分别为59.15℃·m~2/W和1 136 kW·s/m~2;4组样品的阻燃性能以及热稳定性均良好,结构对热稳定性影响不大。
2023年09期 v.51;No.423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朱柏融;周雨萱;宾心雨;储广萌;刘思璇;许彤;梅文斌;刘宇清;
为了获得发光亮度柔和、力学性能优异的侧面发光光纤,提升侧面发光光纤的服用性,以聚碳酸酯(PC)母粒和PC棒材为基材,采用独创的热压装置制备PC预制棒;通过拉丝塔将PC预制棒热拉伸并吹气,制备出PC中空纤维;在热拉伸的同时,采用吹喷纺技术在PC中空纤维表面包覆PC纳米纤维,制备出PC复合光纤。结果表明:相较于破坏光纤的皮芯结构法,通过增材制造的PC复合光纤可以实现侧面发光的效果;PC复合光纤相较于PC中空纤维的色阶图分布更加均匀,发光亮度柔和。该非破坏性光纤的制备方法,通过增材制造使光纤纳米化,实现了侧面发光光纤舒适、高质量的视觉效果,为研究侧面发光光纤及其发光织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023年09期 v.51;No.423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4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韩秀丽;王春红;高涵超;荆妙蕾;赵润;高欢;王玉萍;
为了解决医用防护服透气透湿性差和难降解的问题,采用水刺工艺制备聚乳酸(PLA)/粘胶水刺非织造材料,并使用喷雾胶将水刺、熔喷(M)、纺粘(S)材料黏合紧密制备SM水刺复合非织造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水刺工艺(水刺面密度、聚乳酸混比、水刺压力)对SM水刺复合非织造材料的透湿和耐静水压性能影响和适用范围,并通过响应曲面试验优化SM水刺复合非织造材料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水刺工艺参数为聚乳酸混比73%、水刺面密度52 g/m~2、水刺压力2 MPa;最优工艺制备的SM水刺复合非织造材料的耐静水压为2.65 kPa,与预测值2.71 kPa相差2.21%,表明该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对材料的耐静水压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优化得到SM水刺复合非织造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可用于兼备良好透气透湿和阻隔性能的医用防护材料的开发。
2023年09期 v.51;No.423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下载次数:39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王继曼;
为进一步提升蕾丝花型效果在横机类针织产品上的应用,针对当前横编蕾丝花型效果单一的现状,运用电脑横机编织技术开发了仿波浪花边蕾丝花型、仿睫毛蕾丝花型、单面仿网眼镂空蕾丝花型、双面仿网眼镂空蕾丝花型、仿水溶镂空蕾丝花型、仿针绣蕾丝花型等针织面料,详细介绍了面料的花型特点、编织原理及用途,并在前期面料开发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一款镂空蕾丝花型毛衫连衣裙,为仿蕾丝花型在毛衫设计中的运用提供参考。电脑横机仿蕾丝花型可以在单面或者双面基础组织上通过移圈形成波浪花边效果、镂空效果,也可以运用不同细度及不同透明度的纱线采用提花组织形成针绣效果,供蕾丝风格的毛衫设计借鉴。
2023年09期 v.51;No.423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6K] [下载次数:29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佟昀;邢颖;
为了丰富起泡织物的类型,研制折叠泡绉织物,从经、纬纱2个维度分析现有泡泡纱起泡的局限性,依靠泡经向前的卷取力克服弹簧施加的制动阻力矩而释放泡经起泡是消极送经方法,传统织机仅通过人工调节弹簧力臂泡地比,不易精确控制阻力矩,因而送经时刻和送经量不易精确控制,导致泡绉高度不易调节,形状不稳定。通过研制积极式泡经张力控制装置,利用多臂织机的空闲综页的升降控制泡绉经纱张力变化,纹板指令控制该页综升降时刻和间隔时间;2纵泡条间平纹夹持力限制了泡泡区纬浮线高度变化从而影响起泡,改用纬浮长线较长的蜂巢组织代替平纹作间隔区。通过研制积极式综页起绉装置和蜂巢组织作泡泡纱间隔区,使得起绉时间和起绉高度精确可控,设计并制备具有波浪和折叠形态的泡绉布,补充制备织物的风格和应用范围。
2023年09期 v.51;No.423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胡奕斌;高博;
<正>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八山一水一分田”地理环境限制,沿海居民靠海为生,以渔为业。福建渔女服装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演变成今日所见的惠安女、蟳埔女和湄洲女三大渔女服装。由卢新燕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14年6月出版的《福建三大渔女服饰文化与工艺》一书,通过田野考察、文献研究等方式记载了福建沿海地区三大渔女的服装、发型、造型、配件、色彩、纹样和工艺,
2023年09期 v.51;No.423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46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阮筱吟;
<正>在动画创作中,角色塑造是核心,而服饰造型设计是影响动画角色塑造的关键因素之一。服饰造型设计需立足动画角色的身份设定,对角色的穿衣打扮等进行合理化设计。动画角色塑造成功与否和服饰造型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服装造型能够直接影响受众的视觉感受,可成为动画作品的潜在看点,进而提升动画作品的吸引力。
2023年09期 v.51;No.423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4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郑勇涛;
<正>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提出新文科概念,为进一步推动新文科建设,2020年教育部再次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倡导“高校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新文科是基于传统文科基础对学科中各个专业进行重组,形成文理交叉融合,以培养智能时代的新型文科创造型人才为目标,以尊重文科的本质特征,遵循学科建设的客观逻辑,
2023年09期 v.51;No.423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2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陈果;张书瑜;
<正>设计说明:扎西达杰象征着“吉祥”和“圆满”,丝巾图案采用传统藏族扎西达杰图案,分别是:宝瓶、宝伞、金鱼、白海螺、胜利幢、金法轮、吉祥结和莲花。由于传统图案颜色非常饱和,不适合直接应用到文创设计中。因此对提取的颜色进行二次加工,将这些颜色在饱和度上进行调整,形成一系列创造性的图案,再将图案融入到丝巾设计中,使得丝巾既不失传统特色又符合当下审美。
2023年09期 v.51;No.423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程丽娜;张峻;
<正>设计说明:该系列设计以“鸟语花香”为主题,以传统的花鸟元素为基础,展现出新中式风格。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宁静、优雅、自然的氛围。花鸟图案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通过对花鸟图案的提取和重构设计,运用多重数字化设计手段将其应用于服饰设计中,打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2023年09期 v.51;No.423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程奕铭;宋婧;
<正>设计说明:生命的繁衍和基因的延续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探讨话题,也是迄今为止最令科学家们醉心探索的谜题之一。柏拉图所形容的衔尾蛇OUROBOROS首尾相连,自我吞食,象征着无穷无尽的生命轮回,其“8”字形的结构暗合了“∞”这一代表无穷的符号,它贯穿了人类文明的生命探索史,展现着人们对生命和延续的理解。
2023年09期 v.51;No.423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徐立楠;余青莲;
<正>设计说明:“原野之躍”系列作品结合传统与现代元素,采用深灰、黄色、红色相间的条纹图案,并将其应用于西装、衬衫和裤子上,设计出民族条纹男士套装。作品在设计上保留了传统条纹的基础形式,加入现代的剪裁和细节设计,使得整套套装更加时尚和舒适。采用极简主义设计,强调整体简洁流畅感,搭配条纹图案起到凸显身材线条的效果,增加精细感和阳刚之气的细节设计,体现时尚精致感。
2023年09期 v.51;No.423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徐丽娜;陈勤学;
<正>设计说明:《百花图案设计应用》:苗族花草纹广泛应用于苗族传统的服饰、头饰、鞋子、袋子、毯子等生活用品上。苗族花草纹的形成源于苗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依赖。苗族人民普遍信仰土地神灵,并在农耕过程中融入了灵活多变的自然崇拜仪式。苗族花草纹的构成,体现出了苗族人民在生活中英勇开拓、与大自然相互依存的精神。提取苗族传统的服饰、头饰、鞋子、袋子、毯子等生活用品上的图案进行设计,形成新的图案并运用于服饰上,以起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作用。
2023年09期 v.51;No.423 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张诺;
<正>设计说明: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不同的捆扎方法下能够形成不同的花纹效果。本系列设计作品是将方巾进行捆扎后用彩色染料进行染色制作而成。方巾对折捆扎后,从中心点以黄色、绿色、蓝色、紫色依次进行滴染,四角用玻璃球捆扎滴染黄色,最终图案形成发射状渐变色效果,四角形成形似小花的纹理,与主体紫色调形成鲜明对比,起到独特的装饰效果,作品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及艺术价值。
2023年09期 v.51;No.423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