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煮靛法在羊毛染色中的应用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indigo cooking in wool dyeing
杨建军;崔岩;
摘要(Abstract):
靛蓝自古至今都是重要的还原染料,在人类染色文化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文章在学习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调研和实践体验,对高温煮靛法在羊毛染色中的应用进行梳理与总结。以葡萄糖为还原剂的染色实践表明,高温煮靛法可以满足羊毛40~85℃的染色适温要求,不仅上色率高、色牢度高、显色纯净鲜艳,还安全环保,具有可持续生态特征。研究认为,在崇尚自然、重视健康、追求时尚的当下,羊毛染色的高温煮靛法在纺织服装、纤维艺术等创新设计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应用空间。
关键词(KeyWords): 蓝靛;羊毛;葡萄糖;煮靛;高温染色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9YJA760077)
作者(Authors): 杨建军;崔岩;
DOI: 10.19333/j.mfkj.2020100010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吴淑生,田自秉.中国染织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26-28.
- [2] 山崎和樹.藍染の絵本[M].東京:農山漁村文化協会,2010:6.
- [3] 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纺织品的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86-88.
- [4] 巩继贤,李辉芹.我国传统的靛蓝染色工艺[J].北京纺织,2002(5):25-27.
- [5] 宋泽荣,刘娟,朱若英.保险粉和TD为还原剂的靛蓝染色工艺研究[J].江苏纺织,2012(5):57-60.
- [6] 李国春,沈勇,朱若英,等.二氧化硫脲还原靛蓝染色工艺研究[J].印染助剂,2013(10):31-34.
- [7] 丁思佳,王建明,宋江彬.天然染料靛蓝改性及对羊毛染色工艺研究[J].毛纺科技,2016,44(1):33-36.
- [8] 刘祥霞,卢嘉杰.棉织物的植物靛蓝染料:葡萄糖染色[J].印染,2011(5):1-5.
- [9] 刘祥霞,卢嘉杰,杜文琴,等.葡萄糖还原植物靛蓝的机理及染色方法[J].印染,2012(16):9-12.
- [10] 汪缘,杨坤,张聪,等.天然靛蓝的生态染色工艺[J].印染,2016(19):26-30.
- [11] 赵丰.《天工开物》彰施篇中的染料和染色[J].农业考古,1987(1):354-358.
- [12] 张海超,张轩萌.中国古代蓝染植物考辩及相关问题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5(3):330-341.
- [13] 赵翰生,李劲松.蓝染植物文献的另类解读[J].服饰导刊,2020(1):17-25.
- [14] 吉岡幸雄.日本の藍[M].京都:紫紅社,2016,8-14.
- [15] 赵丰.中国古代染色文化区域体系初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1):89-101.
- [16] 张志伯.我国古代植物靛蓝染色的探讨[J].上海纺织工学院学报,1979(4):90-95.
- [17] 马芬妹.台湾蓝草木情[M].台湾:台湾工艺研究所,2007:25-26.
- [18] 榕嘉.古代靛蓝染色工艺原理分析[J].丝绸,1991(1):45-48.
- [19] 山崎和樹.ウール染の植物図鑑:草木染ハンドブック[M].東京:文一総合出版,2015:12-13.
- [20] 甘厚磊,熊高,汪倩,等.保险粉和二氧化硫脲还原靛蓝的优化工艺[J].印染,2014(2):22-24.
- [21] 林勇.淀粉与葡萄糖的生产(修订本)[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27.
- [22] 张永勤,王哲平,宋雨梅,等.还原糖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0(6):321-326.
- [23] 肖培,朱晓鑫,韩倩迪,等.葡萄糖还原工业靛蓝对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J].上海纺织科技,2020(2):32-35.
- [24] 陈文,何明娟.纯棉织物的植物靛蓝葡萄糖还原染色工艺探讨[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8-12.
- [25] 山崎青樹.草木染:色と手法[M].東京:美術出版社,1974.
- [26] 罗小勤,樊增禄,陈庭春,等.靛蓝的电化学还原及染色工艺的探讨[J].印染助剂,2008(3):20-26.